由来灾怪自珠玉,不以贱贫安布韦。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秦中吟·议婚》

唐·白居易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

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暗合去来间,不信有奸欺。

但选有钱郎,不论门第卢。

有女不嫁时,问女何所须。

不恨无高车,不恨无广庐。

但求美人心,见钱不面觎。

由来灾怪自珠玉,不以贱贫安布韦。

如何两相近,反使心相违。

问女亦所思,云是王子猷。

如何王家郎,不使学风流。

作者及朝代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

作者简介

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著称,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世间没有纯正的音乐,只要听起来悦耳就是娱乐,人间没有纯正的美色,只要看起来悦目就是美女,在暗地里交往时,人们不相信会有欺骗,选择夫婿时只看重钱财,而不论门第高低,有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却嫁不出去,问女儿需要什么条件,女儿说不恨没有高大的马车,不恨没有宽敞的房屋,只希望能找到一个真心相爱的人,看到钱财也不会动心,自古以来,灾祸和怪异往往来自珠宝玉石,而不是因为贫贱而安于穿着粗布衣裳,为什么两个人明明相近,反而让心变得疏远呢?问女儿心里所想的是什么,她说希望像王子猷那样风流倜傥,为什么王家的公子,不让他学习风流倜傥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婚姻观念中的金钱至上现象,批判了人们只看重钱财而忽视真情的做法,诗中提到,人们选择夫婿时只看重钱财和门第,而忽视了真正的爱情和人品,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忧虑和不满。

赏析

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婚姻观念中的金钱至上现象,诗人通过描写女儿对夫婿的选择标准,批判了人们只看重钱财而忽视真情的做法,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忧虑和不满,呼吁人们应该重视真正的爱情和人品,而不是被金钱所迷惑,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动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风气败坏,金钱至上观念盛行,在婚姻方面,人们往往只看重钱财和门第,而忽视了真正的爱情和人品,白居易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深感忧虑和不满,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批判这种现象,通过描写女儿对夫婿的选择标准,诗人揭示了当时社会婚姻观念中的弊端,并呼吁人们应该重视真正的爱情和人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