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飘零更汝忧,贱贫骨肉不相收。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别舍弟宗一

唐·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波起叶如田。

我自飘零更汝忧,贱贫骨肉不相收。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古虞州)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曾著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45卷本)、《外集》等。

译文

我的灵魂已因离别而破碎,更加黯然神伤,在越江边我们双双落泪告别,我孤身一人,远离国都六千里,被贬到这荒蛮之地已经十二年,桂岭瘴气弥漫,天空阴沉似墨,洞庭湖波涛汹涌,浪涛拍岸,树叶飘落如同秋天的稻田,我本就漂泊不定,如今更是为你的处境而担忧,我们贫贱的骨肉亲人,竟无法相互救助。

释义

这首诗是柳宗元在贬谪期间与弟弟分别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悲痛、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亲人的深深忧虑,诗中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自身遭遇以及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首联“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直接点出离别的悲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则通过数字的运用,强调了诗人被贬谪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突出了其遭遇的艰难,颈联“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波起叶如田”以自然景象象征诗人所处的恶劣环境,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表达,尾联“我自飘零更汝忧,贱贫骨肉不相收”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忧虑和无奈,使全诗情感达到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作,在永州期间,柳宗元经历了长期的贬谪生活,身心备受摧残,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弟弟分别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亲人的深深忧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柳宗元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亲人的深厚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