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思旧宿庐山寺,曾听悬崖瀑布泉。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4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宿庐山

唐·贾岛

忽思旧宿庐山寺,曾听悬崖瀑布泉。

月照松风清涧水,云开岩树绿烟间。

石床竹簟凉如水,山径苔痕没屐痕。

此境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屡试不第,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进士,授长江县尉,贾岛诗在晚唐形成独特派别,影响颇大,长于五言律诗,题材窄狭,多写荒凉枯寂之境,刻琢精警,喜用僻字,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贾岛集》。

译文

忽然想起过去夜宿在庐山的寺庙里,曾经聆听那悬崖之上瀑布飞流的泉水声,月光照耀着松树,清风吹过涧水,云雾散开,岩石间的树木掩映在绿色的烟雾之中,石床上铺着竹席,凉爽得像水一样,山间的小路上长满了青苔,掩盖了曾经留下的木屐痕迹,这样的仙境只应存在于天上,人世间难得听到几次这样的美景描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庐山旧宿的回忆,展现了庐山寺庙及其周边环境的清幽与美丽,诗中“忽思旧宿”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悬崖瀑布泉”则是对庐山瀑布的生动描绘,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庐山环境的清幽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庐山寺庙及其周边环境的清幽与美丽,诗人通过“忽思旧宿”引入主题,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以“悬崖瀑布泉”为线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世界,后两句“月照松风清涧水,云开岩树绿烟间”更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庐山夜晚的静谧与神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贾岛作为晚唐著名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坎坷,早年出家为僧,后还俗参加科举考试,但多次不第,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常常通过游历山水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庐山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其清幽的环境和壮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贾岛在游览庐山时,被其美景所打动,回忆起过去夜宿庐山寺庙的经历,于是写下了这首《宿庐山》,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庐山美景的赞美和怀念,也反映了他在仕途不顺、人生坎坷中的心境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