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唱酬谁复与,皆云骥子好男儿。的解释

生辉4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唐·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当日唱酬谁复与,皆云骥子好男儿。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译文

蜀汉后主刘禅在三峡窥视东吴,他驾崩时也在永安宫中。

空山之中仿佛还能想象到翠华仪仗的影子,玉殿虚无缥缈,只能在荒寺中寻得一丝踪迹。

古庙里杉松树上水鹤做了巢,每逢节令村里的人们都来祭祀祈福。

当日与刘禅唱和应答的人还有谁存在呢?人们都说蜀汉的刘禅是位好男儿(此处反讽,实际指其昏庸无能)。

释义

这首诗是杜甫咏怀古迹系列中的一首,主要描述了蜀汉后主刘禅的事迹,诗中通过描绘刘禅在三峡窥视东吴、驾崩永安宫、以及古庙荒凉的景象,反映了蜀汉的衰败和刘禅的无能,最后一句“当日唱酬谁复与,皆云骥子好男儿”以讽刺的口吻,指出刘禅虽被一些人称为好男儿,但实际上却是个昏君。

赏析

这首诗在写法上,诗人熔铸了叙事、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表现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诗人借凭吊古迹,抒发自己的怀抱,把深沉的感慨藏在熔铸的诗句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全诗叙事议论,时空俱备,既写蜀汉之灭,又抒怀古之情,融而为一,浑然天成。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杜甫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写成,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不少古代遗迹,杜甫居住的瀼西草堂附近,有宋玉宅、昭君村、高唐观、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杜甫初到夔州时就有游览的打算,这组诗就是他在夔州时先后游览了这些古迹,有所感慨而陆续写成的,这组诗共五首,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抒发了诗人怀念先贤、感慨时事的复杂心情,其中第四首就是咏叹刘备及其儿子刘禅的事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