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嗟鞅掌催成去,未尽登临山水幽。全诗是什么?

风云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山有感

宋·陆游

山色空蒙雨亦奇,云遮雾绕隐仙迹。

松间明月照清泉,石上清风拂翠枝。

可嗟鞅掌催成去,未尽登临山水幽。

他日重来应不负,此中真意待君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山色在雨中显得更加空蒙而奇妙,云雾缭绕中仿佛隐藏着仙人的踪迹,松树间的明月照亮了清澈的泉水,石头上的清风轻轻拂过翠绿的枝条,可惜因为事务繁忙(鞅掌,形容事务繁忙的样子)而不得不催促离去,未能完全领略这山水间的幽静之美,将来如果有机会重来,一定不会辜负这里的美景,因为这里蕴含的深意还等待着你去领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山水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通过描绘山色、云雾、明月、清风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因事务繁忙而未能尽兴游览的遗憾,以及对未来重游并深入领悟山水之美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收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可嗟鞅掌催成去”一句,表达了自己因事务繁忙而未能尽兴游览的无奈和遗憾,这种遗憾与期待交织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热爱自然,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以诗酒自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次游览山水时,因事务繁忙而不得不匆匆离去,心中充满遗憾和不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在仕途上的坎坷和无奈,以及他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