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张侯吾所闻,政事不减大冯君。的解释

小编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袁州张侯吾所闻

唐·杜甫

袁州张侯吾所闻,政事不减大冯君。

抚字心劳知夙夜,循良政美播尘喧。

江山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园。

遥想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樽前。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译文

我听说过袁州的张侯,他的政事才能不亚于当年的大冯君。

他勤勉于民,日夜操劳,深知百姓疾苦,政绩卓越,美名远播。

虽然这里的江山风景确实美丽,但终究不是我的故乡。

风月虽好,却也不是我心中的乐园。

遥想故乡的今夜,月光皎洁,不知有几人在酒樽前思念着我。

释义

这首诗是杜甫对袁州张侯政绩的赞美,并将其与大冯君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张侯勤政爱民、政绩显著的钦佩之情,诗人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当前身处异乡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袁州张侯的敬仰和对故乡的思念,首联直接点题,称赞张侯的政事才能;颔联进一步描绘张侯勤政爱民的形象,以及他政绩卓著、美名远播的事实;颈联则笔锋一转,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则以想象故乡的月夜,以及有人在酒樽前思念自己的情景作结,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流离生活有关,在安史之乱中,杜甫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深感忧虑,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袁州张侯政绩的赞美,表达了对勤政爱民、为国为民的官员的敬仰之情,他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当前身处异乡的无奈与感慨,这种情感在杜甫的诗歌中屡见不鲜,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