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庭草色饶新绿,阶砌苔痕引旧青。
窗竹每随斜日影,砌花长对过庭莺。
清风携客寻幽梦,明月邀人伴醉醒。
但得作诗穷有味,曷忧从宦久无成。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友情、人生的深刻感悟。
译文
门前庭院中的草色充满了新生的绿意,台阶上的苔痕引来了旧时的青色,窗户边的竹子随着夕阳的斜影摇曳,台阶上的花朵常常对着过路的黄莺开放,清风带着客人一同寻找幽静的梦境,明月邀请人们陪伴着醉后的清醒,只要能够作诗,即使生活贫困也有滋味,何必忧虑做官长久没有成就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前两句通过草色、苔痕等自然景物,展现了庭院的幽静和岁月的痕迹,中间两句则通过窗竹、砌花、斜日影、过庭莺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和生活的闲适,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作诗的热爱和对仕途的淡泊态度,认为只要能够享受作诗的乐趣,即使生活贫困也值得,不必过于忧虑仕途的成就。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情趣和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庭院中的自然景物与自己的生活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诗人也表达了对作诗的热爱和对仕途的淡泊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平易近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闲居时期所作,当时,白居易因仕途不顺而心生厌倦,转而追求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他在闲居期间,常常通过作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反映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仕途的淡泊态度,这首诗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即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深刻、意境深远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