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其二
梅花初出炯如冰,未许馀花似我能。
寒菊已枯霜下杰,春兰未秀腊前生。
凭君莫向江南折,此是凌寒第一清。
作者及朝代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译文
其二
梅花刚刚绽放时晶莹如同冰雪,不允许其他花朵有像我这样的品格和能力。
寒菊已经在霜冻下枯萎,春兰还未到腊月就已经提前开放。
请你不要向江南去折取其他的花朵,梅花是凌寒独自开放的第一清雅之花。
释义
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的高洁与独特,表达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品格的志向,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其美丽与坚韧是其他花朵所无法比拟的,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高尚情操,首句“梅花初出炯如冰”,以“冰”来形容初绽的梅花,既突出了其晶莹剔透的美感,又暗示了其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品格,次句“未许馀花似我能”,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品格的自信和坚守,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寒菊和春兰,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凌寒独自开放的高洁品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又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追求。
创作背景
王冕生活在元朝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他通过描绘梅花的高洁品格,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冕个人的遭遇和时代背景有关,他通过赞美梅花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王冕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高尚情操和独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