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曾看竹过焦山,重记同舟骇浪间。出自哪首诗?

生辉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焦山忆旧

宋·陆游

忆曾看竹过焦山,重记同舟骇浪间。

万顷风涛无近远,一窗明月自清闲。

潮生浦口蒹葭暮,日落城头鼓角寒。

回首前尘如梦影,伤心不似旧时颜。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回忆起曾经为了观赏竹子而前往焦山,再次回想起那次在同一条船上经历惊涛骇浪的情景,无论风急浪高,远近皆是一片混沌,而船舱内的一窗明月却显得格外清幽闲适,潮水上涨,浦口的芦苇在暮色中摇曳,日落时分,城头上鼓角声声,透出一股寒意,回首往昔,那些经历如同梦幻一般,心中满是伤感,因为一切都不再是旧时的模样。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游览焦山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首联点题,引出回忆;颔联通过对比“万顷风涛”与“一窗明月”,展现了外界环境的动荡与内心世界的宁静;颈联描绘了潮水上涨、日落城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茫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尾联则直接抒发感慨,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与伤感。

赏析

这首诗以忆旧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过去游览焦山时经历的深刻记忆,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诗人巧妙地展现了外界环境的动荡与内心世界的宁静之间的矛盾与统一,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淡淡忧伤,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心怀国家,渴望收复失地,但现实却常常令他失望,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期,面对国家的衰败与个人的失意,回忆起往昔的游历经历时所作,通过回忆游览焦山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