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君岂得终布衣,会有高名耀斯世。出自哪首诗?

梦梦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徐干

朝代:魏晋

作者:曹植

少年侠气,结交五都雄。

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

一诺轻千金,推翘勇,矜豪纵。

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

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

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空,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对长亭晚,骤雨初晴。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如君岂得终布衣,会有高名耀斯世。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何必金与钱,去来轻如尘。

作者简介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在诗与赋、散文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成就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译文

像你这样有才华的人,怎么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个普通人呢?将来一定会名声显赫,光耀这个世界,大丈夫志在四方,万里之遥也如同邻居一样亲近,只要彼此间的恩爱不减少,即使分隔再远,也会日益亲密,何必在乎金钱财富,来来去去都如同尘土般轻盈。

释义

这首诗通过赞美徐干的才华和志向,表达了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美好祝愿。“如君岂得终布衣,会有高名耀斯世”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认为徐干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名扬天下。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作者通过描绘徐干的英勇、豪放和才华,展现了他的不凡之处,并坚信他将来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如君岂得终布衣,会有高名耀斯世”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徐干的赞美和期望,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才华和志向的坚定信念,整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植在赠送给友人徐干时所作,徐干是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植有着深厚的友谊,曹植在诗中通过对徐干的赞美和祝愿,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曹植对于才华和志向的看重,以及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在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普遍追求个性自由和才华展现,这首诗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