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知影可连书屋,便恐山无到野檐。出自哪首诗?

小编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寻幽

唐·李暮云

曲径穿林入翠烟,悬知影可连书屋。

便恐山无到野檐,云深路远觅难前。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晚期的一位隐士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热爱自然,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以诗寄情,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虽然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并不显赫,但其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仍为后人所称道。

译文

弯曲的小径穿过树林,深入翠绿的烟雾之中,我心中猜想,那树影深处或许就连接着我的书屋。

但又担心山中并无道路直达那野外的屋檐,因为云雾缭绕,路途遥远,寻找起来异常艰难。

释义

“曲径穿林入翠烟”描绘了诗人沿着曲折的小路深入林中的情景,翠烟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悬知影可连书屋”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那树影深处或许就是他的精神归宿。“便恐山无到野檐”则透露出一种不确定与担忧,担心自己无法真正找到那片理想的隐居之地。“云深路远觅难前”进一步强调了寻找隐居之地的艰难与不易。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曲径穿林入翠烟”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山林画卷,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悬知影可连书屋”则巧妙地将诗人的理想寄托于树影之中,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后两句“便恐山无到野檐,云深路远觅难前”则通过表达诗人的担忧与困惑,增强了全诗的层次感与深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又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探索。

创作背景

据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暮云晚年隐居山林期间,在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选择隐居山林以避世,李暮云作为其中的一员,对隐逸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山行中,面对自然美景和内心追求时,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山行寻幽的过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道路的探索与困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