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畏馁但忧瓶粟罄,怕寒聊倚鬓丝明”的诗句,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即事》,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即事
宋·陆游
畏馁但忧瓶粟罄,怕寒聊倚鬓丝明。
床头浊酒时时煖,窗下残书夜夜清。
老境渐侵欢意尽,病躯长伴日晷行。
吾儿莫笑今如此,他日应须似我耕。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担心饥饿却只怕米缸已空,害怕寒冷姑且依靠着微微发白的鬓发,床头边时常有浊酒温暖身心,窗户下夜夜有残书照亮心灵,老年的境况逐渐侵蚀了欢乐的心情,病弱的身体总是伴随着日影移动,我的孩子们啊,不要笑话我现在这般模样,将来你们或许也会像我一样去耕作。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晚年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他既担心饥饿(畏馁但忧瓶粟罄),又害怕寒冷(怕寒聊倚鬓丝明),只能依靠床头的浊酒和窗下的残书来温暖和慰藉自己的心灵,诗中透露出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子女未来可能面临同样境遇的预见和告诫。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陆游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中“畏馁但忧瓶粟罄,怕寒聊倚鬓丝明”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而“床头浊酒时时煖,窗下残书夜夜清”则展现了诗人虽处困境,但仍不失文人雅趣,以酒暖身,以书清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也展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坚守。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晚年更是生活困顿,这首诗正是他在晚年时期,面对生活困境和身体状况的下降,有感而发之作,诗中既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忧虑,也寄托了他对子女未来的期望和告诫,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和文学家的坚韧与不屈,以及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