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全诗原文如下:
辋川别业
唐·王维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归。
尘中烦恼尽,物外有情依。
病后逢春,虽无酒兴,还喜见花。
田夫荷笠趋田去,织妇连机竞织声。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王右丞集》等传世。
译文
田夫戴着斗笠匆匆地走向田间,织妇们则忙着在织机上织布,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此起彼伏。
(注:此句为从全诗中摘出的关键句译文,整体译文较长,此处仅针对关键词句进行翻译。)
释义
“田夫荷笠趋田去”描绘了农夫戴着斗笠匆匆走向田间的情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忙碌与朴实;“织妇连机竞织声”则描绘了织妇们在织机上忙碌织布,织布机发出的声音相互交织,展现了乡村妇女勤劳的景象。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田夫与织妇的形象,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忙碌与充实,更体现了乡村人民的勤劳与质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诗也体现了王维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王维的《辋川别业》是他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辋川是王维在蓝田县辋川山谷中购置的一处园林,他在此度过了晚年生活,这首诗描绘了辋川别业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与向往,在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展现了乡村人民的勤劳与质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