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试问一廛何所直,苦令飘泊困西东。
去年下第东归去,今日西来意未通。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试问一廛何所直,苦令飘泊困西东”实际上是对原诗内容的提炼或改编,原诗中并未直接连续出现这两句,但意思相近的情感表达蕴含在诗中,为符合您的要求,以下解析将围绕这两句所体现的主题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皂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皂,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名世,其作品多反映旅途艰辛、思乡之情及仕途不顺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唐代边塞诗和旅行诗中的佼佼者之一。
译文
(针对关键词相关部分进行意译)
“试问一廛何所直,苦令飘泊困西东”:试问这一小块栖身之地究竟值几何,却让我饱受漂泊之苦,东西奔波,无处为家。
释义
试问一廛何所直:询问一小块居住之地(廛,古代指城市中的住宅用地)的价值。
苦令飘泊困西东:意指这样的价值却让自己饱受流离失所之苦,东西南北,无处安身。
赏析
这两句诗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苦涩,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与困惑,同时也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在唐代,许多士人因科举、仕途等原因远离家乡,长期漂泊在外,刘皂的这首诗正是这一群体心声的写照,诗句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刘皂的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长期客居他乡,历经仕途坎坷,对家乡思念日深,却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归去的背景下创作的,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士人追求功名心切,但科举竞争激烈,仕途多舛,许多士人因此长期漂泊在外,饱受思乡之苦,刘皂的这首诗正是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也是对自己个人经历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