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美人
唐·罗虬
辞好曾闻喻色丝,那知妙处本天姿。
非关刺绣并描画,一片闲云自碧池。
作者简介
罗虬,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的作品以才情横溢、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人物与景物,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内心世界,虽然罗虬的诗作传世不多,但每一首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人们常说美丽的言辞如同彩色的丝线,能够编织出动人的篇章,但哪里知道真正的美妙之处其实在于天生的姿色呢?这并不是说刺绣和描画所能比拟的,就像那悠闲自在的云朵,自然而然地漂浮在碧绿的池塘之上。
释义
首句“辞好曾闻喻色丝”借用“色丝”即“绝”字的拆字游戏,暗指美丽的言辞如同精心编织的文采;次句“那知妙处本天姿”则转折指出,真正的美不仅仅在于言辞的华丽,更在于天生丽质、自然流露的韵味;第三句“非关刺绣并描画”进一步强调,这种美不是通过后天的人工修饰所能达到的;末句“一片闲云自碧池”以闲云自喻,形容美人超凡脱俗、自然清新的气质。
赏析
这首诗以美人为主题,通过对比言辞之美与天生丽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与赞美,首句以“色丝”为喻,巧妙地将言辞之美与美人之美联系起来,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笔锋一转,指出真正的美在于“天姿”,即天生的气质与韵味,这是对美的深刻洞察,第三句通过否定“刺绣并描画”的人工之美,进一步凸显了自然之美的可贵,末句以“闲云自碧池”作结,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意境深远,将美人的超凡脱俗、自然清新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罗虬对美的追求与感悟是深刻的,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追求,罗虬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美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对美的追求与坚守,无疑具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