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书来四月收,报余新失赵湖州。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哭赵州和尚二首(其二)

唐·贾岛

晦日书来四月收,报余新失赵湖州。

将知灭尽人间事,长向春山伴麋麚。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风格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题材狭窄,缺少社会内容,但其中不乏佳句。

译文

在月末(晦日)寄出的书信,直到四月我才收到,信中告知我赵州和尚(赵湖州)已经圆寂的消息,我深知他已经超脱了人间的纷扰,从此长伴春山,与麋鹿为友。

释义

晦日:农历每月末的一天。

赵湖州:即赵州和尚,唐代高僧,因其曾在赵州(今河北赵县)传法而得名,此处以官职或地名代指其人。

灭尽人间事:指超脱尘世,不再关心人间事务。

麋麚(mí jiā):幼鹿,泛指鹿。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为悼念赵州和尚而作,情感深沉而含蓄,首句“晦日书来四月收”点明了收到书信的时间差,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关注与期待,次句“报余新失赵湖州”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得知友人圆寂的悲痛之情,后两句“将知灭尽人间事,长向春山伴麋麚”则是对赵州和尚超脱尘世的赞美与想象,诗人认为他已经摆脱了人间的烦恼,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了一种理想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书信的迟收、友人的离世、对友人超脱境界的想象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贾岛与赵州和尚有着深厚的友谊,两人可能在佛学、诗歌等方面有着共同的追求和兴趣,赵州和尚作为唐代著名的高僧,其圆寂对贾岛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反映了贾岛作为一位苦吟诗人,对人生、自然和佛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