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岁暮
唐·杜牧
多忧多病身先老,少乐少欢酒易醺。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化尘氛。
莫道凶年政艰食,径须一醉办糜醪。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作者及朝代
杜牧,唐代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作品风格明丽隽永,内容多抒发个人抱负、感慨历史兴衰,以及描绘自然景物。
作者简介
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仕途不顺,曾任监察御史、黄州刺史等职,晚年寓居长安南的樊川别墅,故后世称其为“杜樊川”,他的文学创作广泛涉及诗、赋、文等多种文体,其中诗歌成就最高,尤其是绝句,构思新颖,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不要说凶年百姓生活艰难,食物匮乏,
我此刻只想痛饮一场,备好香醇的美酒。
多病多忧的我早已未老先衰,
少有欢乐,酒也易使人沉醉。
在东山上隐居已度过了三十个春秋,
哪里知道我的书剑早已化为尘土。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杜牧在仕途不顺、人生多舛之际的无奈与自我慰藉,首联自述多病多忧,少乐少欢;颔联回忆隐居生活,感叹岁月流逝,书剑无用;颈联以“莫道凶年政艰食”引出下文,表明即便时局艰难,他仍选择以酒解忧,寻求片刻的忘却与放松;尾联则以“谁向孤舟怜逐客”抒发孤独之感,唯有白云相伴,送他西去。
赏析
此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个人遭遇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杜牧以酒为伴,既是对现实困境的逃避,也是对内心苦闷的宣泄,诗中“莫道凶年政艰食,径须一醉办糜醪”一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自嘲,也是对时代悲剧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状态,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体现了杜牧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杜牧晚年,此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现实社会充满失望与无奈,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杜牧作为一位有识之士,虽心怀天下,却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借酒消愁,以诗抒怀,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个人命运与时代悲剧的深刻反思与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