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友
宋·李清照
寒风瑟瑟透薄裳,独坐孤灯夜未央。
好在梅花千雪树,因思我友两文豪。
月下书声犹在耳,花间酒意已成霜。
何时再聚同吟咏,共赏梅花傲雪芳。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青州,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译文:
寒风穿透薄薄的衣裳,我独自坐在孤灯下,夜还未到尽头,幸运的是,梅花在千树白雪中绽放,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两位文豪朋友,月光下,我们曾经一起读书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回响,而花间共饮的酒意却已经凝结成了霜,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一起吟诵诗歌,共同欣赏梅花在雪中傲然绽放的芳姿。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在寒冷的夜晚,诗人独自面对孤灯,回忆起与朋友们共度的美好时光,梅花在雪中绽放的景象,触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起与朋友们一起读书、饮酒的欢乐时光,但如今却只能独自面对孤独,诗人表达了对再次相聚、共同欣赏梅花傲雪芳姿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寒风、孤灯、梅花、雪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诗中“好在梅花千雪树”一句,既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绽放的美景,又暗含了诗人对朋友坚韧不拔、高洁品格的赞美,诗人通过回忆与朋友们一起读书、饮酒的欢乐时光,进一步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清照晚年时期,当时她孤身一人,远离故乡和亲友,生活境遇孤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更加怀念曾经与朋友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于是写下了这首《忆友》诗,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期盼再次相聚的愿望,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向往,这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坚韧和高洁品质。
注:李清照并没有留下名为《忆友》的诗作,上述内容是基于题目要求和关键词所创作的虚构作品,在解析过程中,尽量保持了与李清照的风格和时代背景相符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