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湛湛山平远,合付画手非诗传。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水图

宋·释宝印

江流湛湛山平远,合付画手非诗传。

墨色淋漓元气湿,笔端造化欲争妍。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宝印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宝印,宋代僧人,具体生平事迹不详,在宋代,许多僧侣不仅精通佛法,还擅长诗文书画,释宝印便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多与自然、禅意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尽管关于他的详细记载不多,但从其留存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

译文

江水清澈流淌,远山平缓而遥远,这样的景致更适合画家去描绘,而非仅凭诗句就能完全传达,墨色浓淡相间,仿佛天地间湿润的元气扑面而来,画笔之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要与人间艺术一争高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辽远的山水画卷,诗人认为,江水的清澈与山峦的平远,是画家们最钟爱也最难以用文字完全表达的景致,通过“合付画手非诗传”,诗人强调了视觉艺术在表现自然美方面的独特优势,而“墨色淋漓元气湿,笔端造化欲争妍”则进一步赞美了画家通过笔墨所展现出的自然之美,以及艺术创作与自然造化的和谐共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诗人通过对比“诗”与“画”在表现自然美方面的差异,强调了视觉艺术在传达自然神韵方面的独特魅力,诗人对画家技艺的赞美,也体现了对艺术创作的高度尊重和欣赏,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体现了艺术之美,是一首充满禅意和艺术气息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诗人释宝印可能是在观赏一幅山水画作时,被画中的自然美景所打动,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高度认可和尊重,在宋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许多僧侣和文人墨客都热衷于通过书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独特追求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