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吏部名高世所尊
唐·李商隐
吏部名高世所尊,一传曾说误金根。
汉家天子今无恙,不斩将军君不闻?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吏部官员名声显赫,为世人所尊崇,
但传记中却说他曾误传了金根车的消息。
汉朝的天子如今安然无恙,
难道你没听说过不斩将军的法令吗?
释义
这首诗中的“吏部”指的是古代官制中的吏部官员,他们负责官员的选拔、考核等事务,地位崇高。“名高世所尊”表达了吏部官员在世人眼中的尊贵地位。“一传曾说误金根”则是指某个吏部官员在传记中被记载曾误传了关于金根车(古代皇帝乘坐的豪华车驾)的消息,这里可能暗含了对该官员的某种误解或指责。“汉家天子今无恙,不斩将军君不闻?”则是以汉朝的典故来讽刺当时朝廷对官员的宽容,即使犯了错误也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赏析
这首诗以吏部官员的尊贵地位开篇,随即笔锋一转,指出其传记中的错误,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后两句则通过汉朝的典故,讽刺了当时朝廷对官员的宽容态度,表达了对朝政的不满和忧虑,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既有对吏部官员的赞美,又有对其错误的批评,更有对朝政的讽刺和忧虑,展现了李商隐诗歌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对当时朝政的不满有关,晚唐时期,朝政腐败,官员们往往因为与权贵勾结或阿谀奉承而得以升迁,而真正有才能和正直的官员却往往受到排挤和打压,李商隐可能正是通过这首诗来讽刺这种不正之风,表达了对朝政的不满和忧虑,他也可能借古讽今,通过汉朝的典故来暗示当时朝廷对官员的宽容态度,进一步加深了对朝政的批评和讽刺。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的“吏部名高世所尊”与题目中的关键词相符,但整首诗的内容并非完全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展开,在解析时,我们需要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和背景来全面理解其寓意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