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五溪蛮
唐·张籍
五溪之俗殊江南,刀耕火种不知蚕。
铜鼓赛神来鸟雀,竹枝歌舞拜婵娟。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凝练,多写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在当时广为流传,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译文
五溪地区的风俗与江南大不相同,他们使用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不知道养蚕织丝,在祭祀神灵时,他们会敲响铜鼓,引来鸟雀围观,同时跳起竹枝舞,向美丽的女神婵娟致敬。
释义
五溪:指今湖南、贵州、四川交界处的武陵山区,因有五条溪流而得名。
殊江南:与江南的风俗截然不同。
刀耕火种:一种原始的耕作方式,先用刀砍伐树木,然后放火焚烧,再用简单的农具翻土播种。
不知蚕:不知道养蚕织丝的技术。
铜鼓: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常用于祭祀和庆典。
赛神:祭祀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
竹枝歌舞: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巴渝地区,后流传至五溪等地。
婵娟:美丽的女子,这里指女神。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五溪地区独特的风俗民情,诗人通过对比五溪与江南的不同,突出了五溪地区的原始和古朴,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铜鼓赛神的祭祀活动、竹枝歌舞的民间娱乐,都展现了五溪地区独特的文化风貌,诗人也通过“不知蚕”这一细节,暗示了五溪地区与中原地区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差距,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对五溪地区风俗的赞美,也有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注。
创作背景
张籍在唐代中期游历四方,广泛接触各地风土人情,他来到五溪地区时,被这里独特的风俗民情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五溪蛮》,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唐代五溪地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当地人民的深厚情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边疆地区的关注和思考,体现了唐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