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感怀
唐·韦庄
千里叶舟黄落后,一官斗粟倦游时。
寒烟漠漠水云暮,红叶萧萧风雨急。
野旷人稀行路苦,日斜风定片帆迟。
生涯飘忽似浮萍,去国怀乡梦故知。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黄叶飘零之后,我乘着千里叶舟漂泊,身为微官,只为斗粟俸禄,早已厌倦了四处奔波的宦游生活,寒烟茫茫,水天相接,暮色苍茫,红叶在风雨中萧萧飘落,旷野空旷,人烟稀少,行路艰难,夕阳西下,风平浪静,孤帆迟滞,我的生涯如同浮萍一般飘忽不定,离开故国,怀念家乡,梦中常常见到旧日的朋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黄昏时分,乘舟漂泊,对仕途厌倦,对家乡思念的复杂情感,首联点明时间和心境,颔联描绘秋日景象,颈联进一步渲染旅途的艰辛,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漂泊无定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千里叶舟黄落后”一句,既描绘了秋日黄叶飘零的景象,又暗喻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涯。“一官斗粟倦游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微官薄禄和宦游生活的厌倦,颔联和颈联通过寒烟、水云、红叶、风雨、旷野、孤帆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秋日黄昏的凄清和旅途的艰辛,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漂泊无定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流离失所,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成为他诗歌中的重要主题,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漂泊异乡、仕途不顺时所作,通过描绘秋日黄昏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漂泊无定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无奈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