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杂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寄谢樵夫与渔子,可怜日用不能知。
作者简介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好学不倦,颇有文名,曾任吴兴主簿、奉朝请等职,他的作品以小品文最为人称道,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峻拔,时人仿效,号为“吴均体”。《南齐书》、《梁书》、《艺文类聚》等均有其传记及作品,明人辑有《吴朝请集》。
译文
山边飘来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山谷,从竹林的缝隙里看见落日余晖,鸟儿欢快地向屋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我要向那打柴的樵夫与捕鱼的渔翁说声谢谢,可惜他们每日忙碌于生计,不能欣赏这美妙的景色。
释义
前四句描绘了诗人隐居之地的幽静景色,山间的烟雾、竹林中的落日、檐上的飞鸟、窗前的白云,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樵夫与渔子的感慨,他们虽然生活在这样的美景之中,却因为忙于生计而无法欣赏。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所见所感,前两句通过“见来烟”、“窥落日”等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山间的静谧与美丽,第三、四句则通过“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后两句则笔锋一转,以“寄谢”的方式,表达了对樵夫与渔子的同情与感慨,他们虽然身处美景之中,却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无法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吴均一生仕途并不显达,曾一度隐居山中,过着清贫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所作,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厌倦,通过对樵夫与渔子的描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与关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吴均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