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不孤吹帽节,孰云真隔马牛风。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孤吹帽节感怀

唐·李商隐

要是不孤吹帽节,孰云真隔马牛风。

秋光霁景明如练,夜色澄江静似空。

远望孤云生远岫,闲观野鹤舞苍穹。

人生何处无佳节,莫负良辰美景中。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译文

倘若不是独自度过这吹帽节(重阳节),谁又能说人与人之间真的像马和牛那样互不相通呢?秋高气爽,景色明净如白练,夜晚的江水清澈宁静,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远远地望着孤云从远山升起,悠闲地观赏着野鹤在苍穹中起舞,人生何处没有美好的节日呢?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要是不孤吹帽节”以重阳节为背景,暗含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次句“孰云真隔马牛风”则借用了“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其实并不遥远的观点,后两句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联以设问的形式开篇,既引出了主题,又激发了读者的思考,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尾联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强调了珍惜良辰美景的重要性,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晚年的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孤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重阳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但诗人却独自度过,这更加激发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看法,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迷茫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