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下丰城十里馀,树烟鸥泊尽人居。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丰城道中

宋·杨万里

舟下丰城十里馀,树烟鸥泊尽人居。

长亭短驿高低柳,野水孤舟远近山。

晴日暖风花满树,暮云寒雨草连天。

行人莫道无风景,一路看来尽可观。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平易近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描绘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

译文

乘船经过丰城已经十多里了,沿途只见树木笼罩在烟雾之中,鸥鸟停泊在水边,到处都是人家,长长的亭子和短小的驿站被高低错落的柳树环绕,野外的水面上漂浮着孤舟,远处和近处都点缀着山峦,晴朗的日子里,暖风吹拂,树上开满了花朵;傍晚时分,寒雨绵绵,草色与天边相连,行人啊,不要说这里没有风景,一路走来,处处都是值得观赏的美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丰城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行舟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丰城道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首联“舟下丰城十里馀,树烟鸥泊尽人居”点明了诗人的行程和所见,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和颈联则通过长亭短驿、高低柳树、野水孤舟、远近山峦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风景,尾联“行人莫道无风景,一路看来尽可观”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启示人们要善于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南宋时期乘船经过丰城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一段旅途的劳顿,但沿途的美景却给了他极大的慰藉和灵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这段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化为了一首优美的诗篇,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