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得之喜莫极,欲加名字相刻画。的解释

小星21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喜雨

唐·李中

一雨动经旬,空蒙气不分。

细声飘淅沥,大点洒缤纷。

潦涨溪桥没,泥添巷陌深。

老夫得之喜莫极,欲加名字相刻画。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郡望陇西(今属甘肃),南唐时,曾任淦水(今江西清江)县尉、吉水(今属江西)尉、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令等职,有《碧云集》三卷传世,内含诗歌一百余首,风格清新自然,多写生活琐事和个人情怀。

译文

这场雨已经连续下了十多天,天空和大地都被一片朦胧的水汽笼罩,细雨淅淅沥沥地飘落,大雨点则纷纷扬扬地洒下,雨水使溪水暴涨,淹没了小桥;泥泞的道路让街巷变得更加深邃难行,我这位老夫对此感到无比喜悦,甚至想要给这场雨起个名字来纪念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连续多日的降雨给大地带来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此的喜悦之情,首联总写雨势之大、时间之长;颔联具体描绘雨声雨势;颈联写雨水带来的环境变化;尾联则直接抒发诗人的喜悦心情,并表达了想要给这场雨命名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雨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和喜悦之情,诗中“一雨动经旬”写出了雨势之大、时间之长,“空蒙气不分”则描绘了雨雾蒙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颔联的“细声飘淅沥,大点洒缤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雨声雨势的多样性和美感,颈联的“潦涨溪桥没,泥添巷陌深”则写出了雨水给环境带来的变化,既表现了雨势之大,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尾联的“老夫得之喜莫极,欲加名字相刻画”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并表达了想要给这场雨命名的愿望,这种情感的真挚和直接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晚唐至五代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发,诗人李中可能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干旱之后,终于迎来了这场久违的降雨,因此感到无比喜悦和欣慰,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在诗中,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雨中的景象和自己的心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