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罗隐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搜肠刮肚为诗句,白发频生知不知?
身经离乱辗转久,功名有命宁须此?
贫贱从吾欲怨谁?长歌婉转湘水边。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833年-909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衰败,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晚年归隐,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犀利,多讽刺时弊,对晚唐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有着深刻的揭露与批判,他的诗作也充满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无奈。
译文
我为了吟咏一个恰当的字,不惜耗费心力,仿佛要捻断数根胡须。
搜肠刮肚只为写出好诗句,白发频生,自己是否知晓呢?
我一生经历离乱,四处漂泊,功名似乎早已注定,何必如此执着?
贫贱的生活既然是我自己的选择,又能怨恨谁呢?只能在湘水边长歌婉转,抒发心中的感慨。
释义
这首诗的前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艰辛,后两句则转而抒发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认为功名富贵自有天命,不必过分强求;而贫贱的生活既然是自己选择的道路,也就无需怨恨他人,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吟”为题,借湘水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诗歌创作的深刻感悟,前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创作诗歌时的艰辛与执着,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后两句则转而抒发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贫贱与富贵,认为这些都是命中注定,无需过分强求或怨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罗隐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文学家,却多次科举不第,仕途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深感人生无常、命运多舛,于是写下了这首《湘水吟》,诗中既表达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又抒发了他对人生、命运和现实的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罗隐在晚唐动荡社会中的无奈与挣扎,以及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