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宋·陆游
雨歇蝉声抱木悲,茅檐独立看云移。
绿尊虽浅难留客,红烛微明可照诗。
旧友不来同笑语,新愁都上短须眉。
此生已矣知何限,且尽樽前今日欢。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雨停后,蝉紧紧抱着树木发出悲鸣,我独自站在茅屋檐下观看云彩缓缓移动,绿色的酒杯虽然浅小却难以留住客人,红色的蜡烛微微明亮足以照亮我写诗的心情,老朋友不再来与我共话笑语,新的忧愁都爬上了我的短须眉,此生已经如此,还能有多少期望呢?姑且尽情享受这酒樽前的今日之欢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孤寂心境与对过往时光的感慨,首联通过“雨歇蝉声抱木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独立看云,透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颔联以酒浅难留客、烛明可照诗,暗喻人情淡薄而诗意犹存,颈联直接抒发旧友不来、新愁上心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与对现实的不满,尾联则以豁达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与对当下的珍惜。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所见所感,情感真挚而深沉,首联的“雨歇蝉声抱木悲”以自然景象寓情于景,蝉声之悲,实则是诗人内心之悲的映射,颔联通过对比“绿尊虽浅”与“红烛微明”,既展现了物质生活的简朴,又凸显了精神世界的丰富,颈联的“旧友不来同笑语,新愁都上短须眉”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情感真挚动人,尾联则以“此生已矣知何限,且尽樽前今日欢”的豁达态度,收束全诗,既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也是对生命的积极面对。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晚年闲居时期,面对国家动荡、个人失意,诗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忧愁,他并未完全沉沦于消极情绪之中,而是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现实,珍惜当下的每一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