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原莽莽吹黄埃,馀暑已去若复来。的解释

生辉134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郊原莽莽吹黄埃,馀暑已去若复来”,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秋热》,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秋热

宋·王安石

郊原莽莽吹黄埃,馀暑已去若复来。

尚嫌白日如流火,不见青林尽作灰。

书斋坐倦时凭几,竹院行吟偶独开。

多病故人疏酒盏,清秋怀抱向谁开。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译文

郊外的原野上黄尘漫天飞舞,虽然已经过了酷暑时节但炎热似乎又卷土重来,还嫌白天的阳光像流火一样炽热,看不到绿色的树林全都变成了灰烬,在书房里坐着疲倦了就时常靠着桌子休息,在竹院里行走吟诗时偶尔独自把门打开,因为多病老朋友都疏远了我,不再一起饮酒,在这清冷的秋天里我的情怀又能向谁倾诉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末时节天气仍然炎热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种天气下的生活状态和心情,诗中通过“黄埃”、“流火”、“灰”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天气的干燥和炎热,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烦躁和孤独。

赏析

这首诗以秋热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末时节天气的炎热和诗人的心境,首联“郊原莽莽吹黄埃,馀暑已去若复来”直接点题,写出了天气的炎热和干燥,颔联“尚嫌白日如流火,不见青林尽作灰”进一步描绘了天气的炎热,同时用“尽作灰”的夸张手法,表现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极度不满,颈联“书斋坐倦时凭几,竹院行吟偶独开”则写出了诗人在这种天气下的生活状态,既有疲倦和无奈,也有独自行吟的孤独和寂寞,尾联“多病故人疏酒盏,清秋怀抱向谁开”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无奈。

创作背景

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被贬居江宁(今江苏南京),过着半隐居的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当时虽然已经过了酷暑时节,但天气仍然炎热难耐,诗人内心也充满了烦躁和孤独,他通过描绘秋热的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友情的渴望,这首诗也反映了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