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柏舟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髧彼两髻,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矢为此章载厥德,后之视今今视昔。
作者简介
《柏舟》出自《诗经·邶风》,为先秦时代邶地民歌,作者佚名,无法确切考证具体是哪位诗人所作。《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译文
柏木小船在漂荡,随波逐浪任西东,心事重重难入梦,忧思深深独悲恸,不是没有好醇酒,只是愁多难畅饮。
我心并非青铜镜,不能任你随便照,同胞兄弟难依靠,更怕他人来讥笑,前去诉苦求安慰,反遭恶语来相报。
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我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举止端庄品貌端,不能退让任人欺。
心中忧愁深又深,怨恨身边群小人,遭到众多不幸事,受到不少侮辱恨,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
太阳月亮放光芒,为何有时也无光?心中忧愁像脏衣,怎知何时能洗光?静下心来仔细想,恨不能奋飞高翔。
那披头少年郎,实在是我好对象,至死不变心,誓约坚如钢,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体谅!
那披头少年郎,实在是我好对象,至死不变心,爱你没商量,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体谅!
写下此诗来记载美德,后人看今如同看往昔。
释义
这首诗以柏舟起兴,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忧愁和坚定不屈的情感,诗中通过比喻和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对美好情感的坚守,最后两句“矢为此章载厥德,后之视今今视昔”强调了诗歌的记载功能和历史价值,表达了作者希望后人能够理解和珍视这份情感的愿望。
赏析
《柏舟》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诗歌,诗中通过柏舟的漂荡,比喻主人公内心的动荡不安;通过“耿耿不寐,如有隐忧”等句,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的忧愁和焦虑,诗中“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等句,以坚定的语气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情感的坚守和执着,最后两句更是将诗歌的主题升华,强调了诗歌的历史价值和传承意义。
创作背景
《柏舟》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根据诗歌的内容和风格可以推测,它可能是一首反映古代社会现实和人民情感的民歌,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种种困境和不幸,而诗歌则成为了他们表达情感、抒发心声的重要载体。《柏舟》正是这样一首反映人民心声、表达坚定情感的诗歌,它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人民的坚韧不拔和对美好情感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