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成乃复作新堂,亦使此州传不朽。出自哪首诗?

小星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新堂颂

唐·白居易

政成乃复作新堂,亦使此州传不朽。

堂前水阔山苍茫,堂后松声夏雨凉。

百姓熙熙乐康阜,官吏肃肃无奸宄。

千秋万岁名长在,功烈何须问鼎彝。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著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译文

政绩有成之后我又建造了这新堂,也让这个州城因此流传不朽,新堂前水面宽阔,远山苍茫,堂后松树成荫,夏日雨后的凉风习习,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官吏们清廉正直,没有奸邪之事,我的功名和事业将千秋万代流传,哪里还需要去询问鼎彝上的铭文来记载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在地方治理上取得成就后,建造新堂以纪念,并希望这一举措能使州城名垂青史,诗中描绘了新堂周围的自然风光和百姓官吏的和谐景象,体现了诗人对治理成果的自豪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作为地方官员的政绩和情怀,首句“政成乃复作新堂”直接点题,表明建造新堂是政绩有成的象征,接下来两句通过描绘新堂周围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暗示了治理的成效,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安居乐业、官吏清廉正直的欣慰,以及对个人功名事业将流传千古的自信,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也展现了其文学才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在地方任职期间,具体年份不详,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地方任职,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致力于改善民生、治理地方,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建造新堂这一举措,既表达了对治理成果的自豪,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作为一位有担当、有情怀的官员,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