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西湖
宋·苏轼
清时二浙湖山主,合在公家不属人。
谁似东坡老居士,白须萧散满霜尘。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文作品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政治上虽几经波折,但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其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均备受推崇。
译文
在这太平盛世,浙江的湖山美景应当是公家的财产,不应属于私人所有,又有谁像我这样,这位东坡老居士,能够如此悠闲地欣赏这满眼的湖光山色,尽管我的胡须已经斑白,身上也沾满了岁月的风霜。
释义
首句“清时二浙湖山主”点明了时代背景——这是一个太平盛世,而浙江的湖山美景则是这片土地上的瑰宝,次句“合在公家不属人”表达了苏轼对于公共资源应归公众所有的理念,认为这些美景不应被私人独占,后两句则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苏轼自己虽历经沧桑,但仍能悠然自得地欣赏自然美景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于公共资源归属问题的看法,以及自己对于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首两句直抒胸臆,观点鲜明,既体现了苏轼对于社会公正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后两句则通过自嘲的方式,展现了苏轼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乐观与从容,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既体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西湖时所作,当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杭州,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更加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在游览西湖的过程中,他被这里的美景所打动,同时也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产生了思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心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苏轼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于社会公正的追求和对于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