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借书与酒
宋·陆游
岂惟问字当载酒,傥复借书仍一痴。
学海无涯勤者进,书山有路志者随。
清风明月长相伴,绿水青山共此期。
莫道人生多苦短,且将诗酒趁年华。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陆游虽为宋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以下解析基于虚构内容。)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难道只有询问文字时才应该带着酒去吗?如果还能借书,那我便是一个痴迷于学问的人了,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勤奋的人才能不断前进;书籍堆积如山,有志向的人总能找到通往山顶的道路,清风明月常常伴随着我,绿水青山也与我共度这段时光,不要说人生太短暂,让我们趁着年轻,用诗歌和美酒来充实生活吧。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首联“岂惟问字当载酒,傥复借书仍一痴”以问字借书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痴迷;颔联“学海无涯勤者进,书山有路志者随”则强调了勤奋和志向在求学道路上的重要性;颈联“清风明月长相伴,绿水青山共此期”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尾联“莫道人生多苦短,且将诗酒趁年华”则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享受生活的乐观态度。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学问的深刻思考,又有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诗人通过借书问字这一日常行为,引出了对学问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学海无涯勤者进,书山有路志者随”一句,更是成为了激励后人勤奋学习、追求理想的经典名言,诗人也通过描绘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学问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与友人的聚会中,友人向他借书并询问文字,陆游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表达自己对学问和人生态度的诗歌,通过这首诗,陆游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寄托了对后人的期望和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