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苍波月一钩,鹭鸥栖稳雁悠悠。的解释

春秋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景夜月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万顷苍波月一钩,鹭鸥栖稳雁悠悠。

渔舟唱晚归帆远,芦荻萧疏映小楼。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万顷广阔的江面上悬挂着一弯新月,白鹭和鸥鸟安稳地栖息着,大雁在空中悠然自得地飞翔,傍晚时分,渔舟唱着歌儿归航,帆影渐渐远去,稀疏的芦苇映衬着小楼,显得格外清幽。

释义

万顷苍波:形容江面广阔无垠,波光粼粼。

月一钩:新月如钩,形容月亮的形状。

鹭鸥栖稳:白鹭和鸥鸟安稳地栖息,形容环境的宁静和谐。

雁悠悠:大雁在空中悠然自得地飞翔,增添了一份宁静中的生动。

赏析

这首诗以江景夜月为题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首句“万顷苍波月一钩”以广阔的江面和新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次句“鹭鸥栖稳雁悠悠”则通过白鹭、鸥鸟和大雁的描绘,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和和谐,后两句“渔舟唱晚归帆远,芦荻萧疏映小楼”则通过渔舟唱晚、归帆远去和芦荻萧疏的描绘,将读者的视线从江面引向岸边,形成了一种由远及近、由动至静的层次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陆游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一幅美丽的江景夜月图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宁静和美好。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期,面对国家动荡不安、人民疾苦不断的现实,内心渴望一份宁静和美好时所作,通过描绘江景夜月的美丽画面,陆游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祝愿。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