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行
唐·杜牧
秋风飒飒衣披披,山长水远属玉飞。
孤舟行客归何处,落日寒烟满钓矶。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时局的深刻洞察。
译文
秋风瑟瑟吹动衣裳轻轻飘扬,山峦连绵,水路遥远,仿佛有白色的水鸟(属玉,古指一种水鸟)在飞翔,孤独的舟船载着旅人不知将归向何方,夕阳西下,寒冷的烟雾笼罩着钓鱼的礁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行旅图,通过“秋风飒飒”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衣披披”则形象地表现了行人在风中的状态,后两句通过“孤舟”、“行客”、“落日”、“寒烟”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寂与迷茫,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行人的同情以及对人生旅途无常的感慨。
赏析
杜牧此诗以景寓情,通过对秋日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前两句“秋风飒飒衣披披,山长水远属玉飞”以秋风、山水、飞鸟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幅开阔而略带凄凉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孤舟行客”的形象,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感慨,以及对未知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杜牧游历四方,或仕途不顺之时,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文人墨客常感怀才不遇,人生无常,杜牧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见解,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行旅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沉思,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首诗成为了杜牧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