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亭纵说空无物,犹有仙山来坐隅。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某亭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空亭寂寂对斜晖,

此亭纵说空无物,

犹有仙山来坐隅。

云影半开龙出没,

松声忽断鹤飞回。

何须更问人间事,

且向樽前醉几回。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和社会批判。

译文

空旷的亭子静静地对着落日的余晖,

尽管人们说这座亭子空无一物,

但仍有仙山仿佛坐落在它的角落。

云影半开时,似有龙在其中出没,

松声突然断绝,只见白鹤飞回。

何必再去询问人间的纷扰世事,

不如就在这亭中,对着酒杯醉上几回。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空旷而神秘的亭子,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诗中“空无物”与“犹有仙山”形成对比,暗示了即便在看似空无一物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精神的寄托和超脱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空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首句“空亭寂寂对斜晖”奠定了全诗孤寂、超脱的基调。“此亭纵说空无物,犹有仙山来坐隅”通过对比和想象,将空亭与仙山相联系,赋予了亭子以神秘和超然的色彩,后两句“云影半开龙出没,松声忽断鹤飞回”进一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亭子的幽静和超凡脱俗。“何须更问人间事,且向樽前醉几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醉乡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纷扰,他渴望找到一片精神的净土,以超脱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困境,他虚构了这样一座空亭,通过对其神秘和超脱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厌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