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传春兴衡阳纸,长忆江东日暮云。出自哪首诗?

小星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江东

唐·李商隐

未传春兴衡阳纸,长忆江东日暮云。

雁字回时人已去,空留明月照孤坟。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还没有用衡阳纸来传达春天的消息,却常常怀念起江东那片日暮时分的云彩,大雁南飞,书信回来的时候,人却已经离去,只留下明月孤独地照耀着那座孤坟。

释义

“未传春兴衡阳纸”中的“衡阳纸”是古代的一种名纸,这里借指书信,表达了诗人想要传达春天的消息却未能如愿的遗憾。“长忆江东日暮云”则表达了对江东(可能指诗人的故乡或某个令他怀念的地方)的深深思念,尤其是日暮时分的云彩,成为了他心中难以割舍的记忆,后两句则通过大雁和明月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悲伤和孤独。

赏析

这首诗以“忆”字为题眼,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首句以“未传春兴衡阳纸”起兴,既点明了时间(春天),又暗示了诗人想要传达消息却未能如愿的遗憾,次句“长忆江东日暮云”则直接抒发了对江东的思念之情,日暮云作为自然景象,被诗人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后两句通过大雁和明月的意象,将离别的悲伤和孤独推向了高潮,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哀婉动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亲人的离世,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悲伤,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未来的无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在晚唐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李商隐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哀婉和感伤,这首《忆江东》也不例外。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