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远人
唐·贾岛
寥阔书题久不闻,可怜鱼雁动成群。
遥知别后西楼月,应许相思梦里分。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浪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曾因冲撞京兆尹,被贬为长江县主簿,贾岛的诗歌创作受到当时韩愈的赏识而声名大振,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贾长江集》10卷传世。
译文
书信的消息已经很久没有传来了,真是可怜那些传递书信的鱼雁(古代书信的代称)总是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我远远地知道,自从分别之后,西楼上的月亮一定也在你的梦中与我们共同分享相思之苦。
释义
寥阔:空旷辽远,这里指书信难通。
书题:书信。
鱼雁:古代常用鱼雁作为书信的代称,因为古人有鱼传尺素、雁足传书的传说。
动成群:频繁地往来。
西楼月:通常象征着离愁别绪和相思之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寥阔书题久不闻”直接点出了诗人与友人书信中断的现状,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次句“可怜鱼雁动成群”则通过鱼雁频繁往来的形象,反衬出诗人无法收到友人来信的孤独与无奈,后两句“遥知别后西楼月,应许相思梦里分”则进一步展开想象,诗人想象着友人也在思念自己,共同在梦中分享着这份相思之苦,从而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贾岛的诗歌以铸字炼句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如“寥阔”一词,既写出了空间的空旷,又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为全诗定下了深沉的基调,而“动成群”三字,则生动地描绘了鱼雁频繁往来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但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地理上的距离、政治上的阻隔或生活中的变故等),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中断了,诗人因此感到深深的失落和孤独,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唐代,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书信成为人们传递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书信的中断往往意味着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断裂,这也使得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切和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