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韦应物
潜山皖山烟雨昏,山城索莫少所亲。
孤舟蓑笠翁独钓,满目青山空自春。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抒发隐逸情怀,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
译文
潜山和皖山笼罩在烟雨朦胧之中,山城孤寂冷清,少有亲朋相伴,一叶孤舟上,一位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垂钓,而周围满眼的青山却只能独自迎接春天的到来。
释义
潜山皖山:指安徽省潜山县的潜山和皖山,这里泛指山峦。
烟雨昏:烟雨朦胧,天色昏暗。
山城索莫:山城孤寂冷清。
少所亲:少有亲朋相伴。
孤舟蓑笠翁:一叶孤舟上,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
空自春:只能独自迎接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烟雨朦胧中的山城孤景,首句“潜山皖山烟雨昏”以烟雨朦胧的山峦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次句“山城索莫少所亲”则点出了山城的孤寂冷清,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后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满目青山空自春”通过描绘一位孤舟独钓的老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同时以“满目青山空自春”反衬出自然的生机勃勃与人的孤寂无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孤独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任滁州、江州刺史或苏州刺史期间,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更是过着闲居山林的生活,这首诗可能正是他在某个春日,独自漫步于山城之中,面对烟雨朦胧的山峦和孤寂冷清的环境,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抒发内心孤独和对自然美景热爱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