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避疾小盘礴,那得清谈半日同。的解释

小星4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不因避疾小盘礴,那得清谈半日同。

岩树秋来丹叶满,竹门寒闭白云通。

幽居已得逍遥趣,尘世难逢一笑中。

欲问此中真意趣,只应无语对苍穹。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和禅意境界,其作品多反映僧侣生活的宁静淡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如果不是因为躲避疾病而稍作停留(小盘礴,指随意地坐卧、停留),哪里能有机会与你一同清谈半日呢?秋天的山岩上,树叶变得通红,竹门紧闭,白云悠悠地穿过,在这幽静的山居中,我已经体会到了逍遥自在的乐趣,而在尘世间却很难遇到这样一笑而过的轻松时刻,想要询问这其中的真正意趣,或许只能默默地对着苍穹无言以对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避疾而得以在山林中盘桓,从而有机会与朋友清谈半日的情景,诗中通过对秋山红叶、竹门白云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也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不因避疾小盘礴,那得清谈半日同”直接点题,说明了诗人因避疾而得以与朋友相聚清谈的原因,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秋山红叶、竹门白云等自然景物,以及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感受,进一步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逍遥,尾联“欲问此中真意趣,只应无语对苍穹”则以问句作结,引人深思,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真意趣的探寻和领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自然美景和禅意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秋天,因避疾而得以在山林中停留,从而有机会与朋友相聚清谈时所作,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超脱,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他作为一位僧人的禅意心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