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大似要元亮,江夏安能隐戴良。出自哪首诗?

梦梦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庐山隐逸

唐·韦庄

庐山大似要元亮,江夏安能隐戴良。

云绕松间风瑟瑟,水飞岩下月苍苍。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觅酒香。

莫道此中无乐事,桃源深处是吾乡。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传世。

译文

庐山的美景仿佛专为陶渊明(字元亮)所设,江夏之地又怎能隐藏得住像戴良那样的隐士呢?云雾缭绕在松树之间,风声瑟瑟作响,水流从岩壁上飞泻而下,月光映照下显得苍白而幽远,闲暇时,我坐在石上观赏潺潺流水,兴致来时,便在花间寻找那醉人的酒香,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在这桃花源的深处,就是我的故乡。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句以庐山之美类比陶渊明,暗示自己也有归隐之心;次句则借戴良之事,反衬出江夏虽好,但不足以隐藏真正的隐士,后两联则具体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首联以庐山之美和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为引子,奠定了全诗的主题基调;颔联通过云、松、风、水、月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颈联则通过“观流水”和“觅酒香”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尾联则以“桃源深处是吾乡”作结,既点明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之地,又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坚定信念。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无奈,于是转而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庐山作为一处风景秀丽、远离尘嚣的胜地,自然成为了韦庄心中的理想之地,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