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乐哉行
魏晋·陆机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愁怅兮奈何曾不此为忧,政尔发声歌应节。
嘉肴旨酒,可以娱心;
鸣琴在御,谁与鼓弹?
思友长夜,中心怆恻。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东吴世家大族,祖父陆逊为丞相,父亲陆抗为大司马,吴亡后入晋,曾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与弟陆云并称“二陆”,是西晋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朝代:魏晋
作者简介
陆机自幼聪颖好学,文采斐然,被誉为“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他的文学创作广泛涉及诗、赋、散文等多种文体,风格华丽繁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草书和隶书,有“隶墨为古今之冠”的美誉,陆机的仕途并不顺遂,因卷入“八王之乱”而最终被杀,年仅四十二岁。
译文
日月匆匆不停留啊,春去秋来四季更替。
心中愁怅为何不曾为此忧虑,却只顾发声歌唱应和节拍。
美味佳肴和醇香美酒,可以愉悦心情;
琴瑟在手却无人共弹,思绪万千。
思念友人长夜难眠,心中悲伤不已。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因思念友人而产生的孤独与悲伤,诗中通过日月更替、春秋代序的自然景象,引出诗人内心的愁怅与无奈,尽管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诗人却选择以歌唱来排解忧愁,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态度,当面对无人共赏的琴音时,诗人的孤独感又油然而生,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
赏析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诗中“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一句,以自然界的永恒变化反衬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引人深思,而“愁怅兮奈何曾不此为忧,政尔发声歌应节”则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豁达,以歌唱来化解忧愁,展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诗中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真挚而深切,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陆机入晋之后,此时他虽已脱离故国,但心中仍怀有对东吴的深深眷恋与对友人的无限思念,面对新朝的政治动荡与个人仕途的坎坷,陆机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本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抒发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