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送郑炜先辈赴举》,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送郑炜先辈赴举
唐·钱起
桂树初生碧海东,
鸿雁又当辞瘴海,
孔鸾端合在高桐。
君看万里鹏程路,
待汝成名九陌中。
作者简介: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任中书舍人,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其诗以五言为主,多送别酬赠之作,题材较窄,风格清丽雅秀,部分作品较浮艳,有《钱考功集》。
译文:
桂树在碧海的东边初露新芽,
鸿雁又要辞别那瘴气弥漫的海边,
孔鸾(比喻才德之人)本应栖息在高高的梧桐树上。
你看那万里鹏程的道路,
正等待你在京城成名。
释义:
此诗以桂树、鸿雁、孔鸾为喻,赞美郑炜先辈的才华与品德,并祝愿他科举成功,前程似锦,桂树象征高洁与才华,鸿雁则寓意远行与离别,孔鸾则比喻才德兼备之人,高桐则象征高位与尊荣。
赏析:
此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郑炜先辈的赞美与祝愿,首句以桂树初生为喻,赞美郑炜先辈的才华初露;次句以鸿雁辞瘴海为喻,暗示他即将远离家乡,踏上科举之路;三句以孔鸾端合在高桐为喻,赞美他的才德与应得的高位;末句则直接祝愿他科举成功,前程似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创作背景:
此诗为钱起送别友人郑炜先辈赴举而作,唐代科举制度盛行,许多士人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钱起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对科举考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当他得知友人郑炜即将赴举时,便写下了这首送别诗,以表达对他的赞美与祝愿,此诗不仅展现了钱起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下士人的追求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