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再游玄都观
唐·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频年此地凡几过,绝境今晨得再经。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迈,语言通俗流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译文
玄都观中百亩庭院里,一半长满了青苔,曾经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盛开,这些年来我曾多次经过这里,而今天早晨终于再次经过这绝妙的境地,当年种桃的道士如今不知去向何方,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京的我——刘禹锡,今天却又回来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玄都观中桃花与菜花的更替,以及种桃道士的消失,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也隐含了诗人对权贵们的嘲讽和对自己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再次游览玄都观时所作,通过对比昔日桃花盛开的盛况与今日菜花盛开的荒凉景象,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诗人以“频年此地凡几过,绝境今晨得再经”一句,表达了自己多次经过此地却难得一见昔日盛景的感慨,而“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则借种桃道士的消失,暗讽那些曾经得势一时却最终消失的权贵们,同时以“前度刘郎”自喻,表达了自己虽历经贬谪却仍不屈不挠的精神。
创作背景
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来,他奉召回京,在游玄都观时写下《游玄都观》一诗,诗中暗讽新贵们如春日桃花般短暂而终将凋零,这首诗引起了权贵们的不满,刘禹锡因此再次被贬,多年后,他再次被召回京,再次游览玄都观时,写下了这首《再游玄都观》,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也展示了他不屈不挠、坚持自己信念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