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斜阳整影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示以斜斜并整整,故知莫莫复休休。
斜阳影里人独立,整鬓凝妆待月钩。
莫道此中情未了,休言别后意难收。
花前月下曾同醉,梦里相逢亦胜游。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陆游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斜斜的影子与整齐的姿态相互映衬,由此可知那深深的忧伤与无尽的休止,斜阳映照下,有人独自站立,整理着鬓发,妆容端庄,等待着月钩的出现,不要说这其中的情感还未了结,也不要说分别后的心意难以收回,在花前月下,我们曾一同沉醉,即便在梦中相逢,也胜过现实中的游历。
释义
首联“示以斜斜并整整,故知莫莫复休休”通过影子的斜斜与姿态的整整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忧伤也有无奈,颔联描绘了诗人在斜阳下独自等待月出的情景,整鬓凝妆的细节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期待,颈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难以割舍和对分别后思念的深切,尾联则通过回忆花前月下的美好时光,以及梦中相逢的虚幻感受,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往昔的眷恋。
赏析
此诗以斜阳、整影为引子,巧妙地引出诗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感慨,诗中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接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起伏。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彼时他已历经世事沧桑,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在一次独自漫步于斜阳之下时,诗人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与心爱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分别后的无尽思念,他挥毫泼墨,将这份深情厚意化作了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它却生动地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深情细腻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