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夕有怀
唐·杜牧
昨朝执热扇慵挥,今夕凉生寝益衣。
风露满天清彻骨,可怜白露为霜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出身京兆杜氏,为宰相杜佑之孙,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杜牧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尤工绝句诗,他的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写景抒怀,清丽生动,其古体诗受杜甫、韩愈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译文
昨天白天热得懒得摇动扇子,今天晚上却觉得凉意袭来,睡觉时需要多加衣服,满天风露,清冷得直透骨髓,真是让人感叹,白露时节已经到来,天气开始转凉了。
释义
昨朝执热扇慵挥:昨天白天因为天气炎热,连扇子都懒得摇动。
今夕凉生寝益衣:今天晚上却感到凉意,睡觉时需要额外加衣。
风露满天清彻骨:满天风露,清冷得让人直透骨髓。
可怜白露为霜时:真是让人感叹,白露时节已经到来,天气开始转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昨天白天的炎热与今天晚上的凉爽,生动地描绘了季节转换的瞬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自然界微妙的变化,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感慨,首句“昨朝执热扇慵挥”以“慵挥”二字,生动地刻画了炎热天气下人们的慵懒状态;次句“今夕凉生寝益衣”则以“寝益衣”三字,简洁地传达了夜晚的凉意,后两句“风露满天清彻骨,可怜白露为霜时”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冷,同时以“可怜”二字,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与留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的某个秋日夜晚,当时,诗人或许正独自一人在秋夜中静思,感受到了季节的微妙变化,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通过这首诗,杜牧不仅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感慨,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敏锐捕捉和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