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璀璨固可人,疏花的皪意逾真。的释义

小编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花

宋·杨万里

多花璀璨固可人,疏花的皪意逾真。

何须更待繁枝上,方见孤芳绝世尘。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等职,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充接伴使送金国贺正旦使北归,终因得罪宰相,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乡,闲居筠溪矢志不仕,开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追赠光禄大夫。

译文

繁多的花朵璀璨夺目固然令人喜爱,但稀疏的花朵那清丽脱俗的样子更加真实动人,哪里需要等到繁枝密叶之时,才能见到它孤芳自赏、超凡脱俗的气质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繁花与疏花的不同美感,表达了诗人对疏花那种清丽脱俗、超凡入圣之美的赞赏,首句“多花璀璨固可人”描述了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次句“疏花的皪意逾真”则转而赞美稀疏花朵的清新脱俗,后两句进一步强调,无需等到花朵繁盛之时,疏花已经展现出了它超凡脱俗的气质。

赏析

这首诗以花为题材,通过对比繁花与疏花的不同美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诗人没有一味地追求繁花的热闹与华丽,而是更加欣赏疏花的清新与脱俗,这种审美情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这首诗也寓意着人生哲理,即不必追求表面的繁华与热闹,而应注重内心的真实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闲居筠溪期间,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在闲居生活中,他有机会更加细致地观察自然、品味生活,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