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行书里两章诗,坐诵行哦昼屡移。的解释

小星15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宋·陆游

数行书里两章诗,坐诵行哦昼屡移。

心远地偏人不到,竹声松影自相依。

风前得句初吟罢,月下挥毫更出奇。

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万事总如痴。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几行文字中夹杂着两首诗篇,坐着诵读、行走时吟咏,白天的时间就这样多次流转过去,因为心境高远且地处偏远,很少有人到访,只有竹子的摇曳声和松树的影子相互陪伴,在风中构思好诗句刚刚吟诵完毕,月光下挥毫泼墨更是写出了奇妙的作品,不要说这里没有快乐的事情,人间的万般事务总是让人如痴如醉,哪有这里的闲适自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闲居生活中的宁静与自得,首联“数行书里两章诗,坐诵行哦昼屡移”直接点出诗人日常的活动——读书、写诗,并伴随着时间的流逝;颔联“心远地偏人不到,竹声松影自相依”则通过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所处之地的清幽与孤寂;颈联“风前得句初吟罢,月下挥毫更出奇”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汲取灵感,创作诗歌的情景;尾联“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万事总如痴”则表达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满足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陆游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闲适生活的热爱,更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淡然,诗人通过“数行书里两章诗”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而“坐诵行哦昼屡移”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沉浸于诗歌创作中的忘我状态,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心远地偏人不到,竹声松影自相依”等句,营造了一种清幽、孤寂的氛围,进一步凸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与坎坷,尤其是在仕途上更是屡遭挫折,他并没有因此消沉或放弃,而是以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在闲居的日子里,陆游通过读书、写诗等方式来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压抑,同时也从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与意义,这首诗不仅是对他闲居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