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来俗客仍须钥,夜半负舟端有人。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泊

唐·韦庄

暝色已愁新北客,夕阳不见古南云。

寒塘欲晓侵残月,秋径无行起暮尘。

不来俗客仍须钥,夜半负舟端有人。

独对斜阳无限意,烟波江上几回春。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尤其在词坛上成就显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乱,其作品多反映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

译文

暮色已让新来的北方客人感到忧愁,夕阳下看不见南方的古云,寒冷的池塘即将迎来拂晓,侵蚀着残月的光芒,秋天的小径上无人行走,只有傍晚的尘埃轻轻扬起,没有俗客来访,门依然紧锁,到了夜半时分,果然有人背着舟船而来,独自面对着斜阳,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思绪,烟波浩渺的江上,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春天。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停泊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乡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不来俗客仍须钥”一句,显示了诗人希望保持一份宁静,不愿被世俗打扰的心境;“夜半负舟端有人”则带有一种神秘和期待的色彩,暗示着生活中总有意想不到的变故或机遇。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暝色”、“夕阳”、“寒塘”、“秋径”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不来俗客仍须钥”和“夜半负舟端有人”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生活的不可预测性,增加了诗歌的哲理深度。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一生经历了多次迁徙和流离,对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漂泊异乡,夜晚停泊于某处时所作,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歌中的孤独、思乡和对未来的期待,都显得尤为深刻和动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