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旧
唐·李商隐
病中曾觅扊扅炊,别后东西无自知。
空庭日暮鸟飞尽,独倚阑干泪满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
译文
在病中我曾寻找过那扇旧时的柴门,想要重温往日的炊烟之暖,但自从离别之后,我们各自东西,彼此的行踪都已无从知晓,空旷的庭院里,日已西斜,鸟儿也已飞尽,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泪水沾满了衣襟。
释义
“病中曾觅扊扅炊”描述了诗人在病中怀念过去的生活,扊扅(yǎn yí)是古代的一种门闩,这里借指家门或旧居,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眷恋。“别后东西无自知”则表达了离别后的茫然与失落,东西无自知,意味着彼此的行踪都已无法掌握,彼此的生活都已不再了解。“空庭日暮鸟飞尽,独倚阑干泪满衣”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悲伤的氛围,空旷的庭院、日暮的余晖、飞尽的鸟儿,以及独自倚栏、泪湿衣襟的诗人形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思旧为题,通过描绘病中的孤独与对往昔生活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深深眷恋和对离别后生活的茫然与失落,诗中“病中曾觅扊扅炊”一句,既是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也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而“别后东西无自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奈与失落感,后两句则以景写情,通过空庭、日暮、鸟飞尽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悲伤与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的个人经历有关,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生活漂泊不定,在长期的漂泊生涯中,他难免会对过去的稳定生活产生怀念之情,与亲朋好友的离别也让他感到深深的孤独与失落,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病中的孤独与对往昔生活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深深眷恋和对离别后生活的茫然与失落。